(首圖是Renee第一次生病的模樣,貼退熱貼也不忘擺出名模POSE )

 

 

雖然不是小兒科護理人員,但要成為專業的護理師,也是得經過小兒科的訓練才能達成.......因此,自己還沒有小孩的時候只能把書本上的理論說出來,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小孩,所以不可能拿來做實驗........當自己終於成為媽媽的一天時,我才能把之前"說的那一套"付諸於"實際"~~ 

在這邊我要先聲明的是: 

1.我不是小兒科醫師,所以有關疾病的鑑別診斷還是需要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實際的評估。

2.我只會針對護理的角度去告訴大家如何照護生病的小小孩;用藥等治療請詢問您的小兒科醫師。

3.每個寶寶生病的情況都不見得一樣,所以還是需要觀察自己家的寶寶,如果有覺得怪怪、哪裡不對勁,馬上送去急診就對了!

 

有在Follow的捧油們應該都知道曾Renee在4個月時有因為RSV病毒感染住院(詳情請見>>[育兒]4個月:Renee住院(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 <<)

雖然身為護理人員,但我也是新手媽媽,所以當自己的小孩第一次住院吊點滴時,我的心也是跟一般媽媽們一樣地痛.......但也許是被訓練過的關係,所以我習慣馬上收起個人情緒,反而更積極的針對疾病及病況去分析原因,然後處理面對。

(嗚......整個嚴肅了........ )

所以我還是要再次呼籲:如果寶寶有任何不對勁的情況,一定要馬上送醫院

好啦~~~~會寫這篇的原因,是因為入冬後天氣變冷,身邊週圍的新手媽媽們家中成員無不一一中鏢,因而導致寶寶有感冒的情形,於是嚇死新手媽媽們了,所以不是傳訊給我就是LINE我;為了廣大的新手媽媽們,我只好把我私下跟我朋友們講的方法公諸於世(..... );其實也不是什麼祖傳秘方(絕對不是),就只是基本的觀念,但沒想到原來大家缺乏的就是基本觀念啊 (???!!!!)

 

首先,當寶寶出現咳嗽、流鼻涕的症狀時,媽媽們請先記錄下最早發生的時間;然後要開始記錄體溫的變化(現在有些不錯的育兒APP,可以去下載來用)。如果可以,請不要拖三天情況變嚴重才去看醫生,最遲隔天就要去看醫生了!

所謂的基本觀念如下:

勤拍痰:嬰兒不會咳痰,所以拍痰的重點是要用震動的方式將黏在肺壁上的痰液剝落

1.拍痰的時機:最好在洗澡後,而且洗澡最好洗蒸氣浴(是去泡湯的好理由 ),因為利用蒸氣可以濕潤黏稠的痰液,讓痰液更好排出;再來就是要在飯前(喝奶前)拍睡前拍,是為了讓寶寶好睡。

2.拍痰的技巧:如果用"徒手",就是手呈現""狀,用手腕的力量,拍打背部(但儘量避開脊椎處)

手掌1  

如果是使用拍痰器,手勢如下↓

手掌2  

 

(拍痰器可買可不買,因為如果不習慣或是不會使用,買了也沒用 .......但會使用後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小提醒:不管是用手還是拍痰器,拍打時都要聽到"ㄅㄛㄅㄛ ㄅㄛ "的聲音,有那個聲音才是正確的;而且如果力道正確,寶寶是不會痛的(甚至會拍到睡著),所以如果大家還不會抓要用多大的力道,那就爸媽先互相練習一下,感受一下那個力道就知道了!

3.拍痰的姿勢:先拿個枕頭或墊子放在自己大腿上,然後儘量頭低腳高的姿勢;如果這個姿勢很不舒服就不要勉強寶寶,平躺也是OK的~

  

 

↑ 大概位置如上2圖所示,儘量避開中間脊椎 

小提醒: 如果你真的手很殘,不會拍痰甚至不敢拍痰也沒有關係,因為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瑽寧醫師對於拍痰有另一番見解>>拍痰,可能是白費力氣<<

 

吸鼻涕: 時機最好在"哈啾"後,因為打噴涕後就會有一堆鼻涕跑到鼻腔,這時候吸最好;但動作要快、狠、準。每次吸最好不要吸超過3次。吸完可以抹薄薄的凡士林在鼻孔週圍

1.傳統"把噗"式吸球:這種吸球是需要"練習"才能上手的,這個往往效果最好,可是如果放入鼻孔的位置不對(過深or刮到鼻腔壁)就很容易造成破皮受傷 

↑ 曾小姐以為這是玩具

 

↑ 還吃吃看........... 

============ 以上為不良示範......請大家不要學============== 

 

Renee:咦.......媽咪你在幹嘛啦.................

媽咪:好好玩喔~~

============以上為搞笑示範......請大家用力笑 ==============

 

 

↑ 這個才是正確的圖示 ( 不用太深入,在鼻孔周圍吸就好了 )

如果大家有看過黃瑽寧醫師>>拍痰,可能是白費力氣<<這篇文章,裡面就有提到"淺抽痰""深抽痰"的差別;簡單來說"深抽痰"就像是我們在醫院裡拿一根細細長長的管子伸入病人的鼻子裡然後吸出痰,這個效果在Vacuum(抽痰器)的幫助下會很好,但這也是最傷害肺部的一種方式(很矛盾吧.....但事實上就是這樣 );因為每個人每天多少都會製造痰液,如果健康的身體就會有機制"自動"將痰液排出,像是用咳嗽、打噴涕方式;但如果在生病的狀況下,身體自動排出的機制就會相對降低,因此就需要"外力"來幫忙排除,什麼人最需要使用"外力"呢? 那就是嬰兒、老人、臥床的病人了~~~嬰兒還可以用我上面講翻過來拍痰的方式,但老人家、大人就沒那麼容易了(試想你要怎麼讓一個5,60公斤的成人趴在你腿上 ),但痰還是得清除啊~~~~所以!成人就需要用抽痰器去幫助移除堆積在肺部裡的痰液,但久而久之下來,肺部就會不斷地受刺激,受刺激→產生痰液→抽痰(就這樣無限輪迴下去了)..................既然黃醫師都有提到文獻裡不建議小兒使用深部抽痰,所以大家也不要一直以為要帶小孩去給"診所抽痰"是件好事了,因為當下可能會覺得:喔~~抽痰好有效,沒有聽到痰音了;但其實這只是好一時而不是真的完全好!

所以~~~

還是要再強調"吸鼻涕"的重要性,但要選擇更溫柔的方式!(以下介紹相對於傳統把噗,較溫柔的吸鼻器-電動吸鼻器)

 

2. 電動吸鼻器

廠牌如下 ↓ (中下那是附送的吸鼻矽膠頭,每次感冒完後就要換掉吸頭,這樣才衛生喔! )

 

實品如下 ↓

 

 

吸頭是矽膠材質的,所以算柔軟 ↓

 

使用心得:唯一的缺點就是-----超‧大‧聲的..................所以不要說小孩了,那個聲音連我都覺得可怕........但它的吸力效果還不錯,搭配打噴涕後使用超有成就感的!只是因為要裝3個AAA電池,所以略顯重了點.......但整體來說還算好用

 

題外話:市面上其實有賣不少"居家型"的"多功能吸鼻器"(有吸鼻功能、蒸氣噴霧功能等),但一台動輒好幾千,我其實也買不下手;不是買不起、嫌功能不好,而是覺得C/P值太低  ......每個父母當然是希望小孩感冒生病的次數是手指頭數的出來的;但隨著小孩漸漸長大,如果很不幸的是所謂的"過敏兒",那就還真需要買來用用呢!不過不用緊張,因為真的遇到了那天,再買好就,是不是過敏體質也要到2歲後才知道,是過敏體質也不會你太晚使用這機器而造成的 

 

 

不用特別喝水:雖然小小孩生病時最怕就是脫水,但只要寶寶肯喝奶食量正常就不需要額外給白開水或什麼電解水葡萄糖的;因為會不小心就發生新生兒水中毒的情況。

原則上寶寶在1歲前的"主食"都是奶奶(不管是副方奶還是母奶)。在還沒有嘗試副食品前的嬰兒是不需要額外給予水份的(如白開水、糖水等),因為在奶奶裡就有足夠的水份;因此,倘若是還沒吃副食品就生病的寶寶,原則上還是只給奶喝就好,如果真的厭食很嚴重那就得住院接受點滴補充水份,千萬不要在家強灌白開水喔!有媽媽會問那吃藥怎麼辦?基本上小兒科的藥大多是藥水的形式,所以吃完藥頂多給3~5cc的水沖淡藥水味,不用像大人吃藥要配一整杯的水。反之,開始吃副食品後的寶寶,因為在吃副食品時就會搭配一些水,所以是可以"喝水的",但一樣的原則是不鼓勵"多喝水",反而是要多喝奶奶。

補充說明:(既然都提到副食品了,就再多說一點)  如果您家中的寶寶是已經在吃副食品的階段,但因為生病的關係出現食慾差、吃沒幾口就不想吃的情況;那沒關係!就像我前面提到的:1歲前的"主食"都是奶奶 ,所以寶寶不想吃就不要勉強;肯喝奶奶那更好,就一整天都不要吃副食品也沒關係,不用擔心會不會因為這樣寶寶之後就不吃副食品了,答案是:不會的,等寶寶痊癒後,自然就有力氣、有興趣去吃副食品了! 

 

 

不用太害怕吃藥:吃藥有利也有弊,但大家不要把"藥品"妖魔化,覺得吃藥一定是不好的...............沒錯,"單純的感冒"是可以不用吃藥的,但對於還在建立扺抗力的寶寶們,這樣建立扺抗力的方法實在太殘忍了......所以,如果寶寶出現咳嗽、流鼻涕、鼻塞的症狀,拜託各位爸媽,還是給他/她吃藥吧!有些藥可以不用吃,但有些藥一定要吃。像如果經醫生評估後,開立抗生素就表示寶寶的感冒有感染的情形,所以必須吃抗生素。吃抗生素不是什麼嚴重的事,但抗生素就是一定得照時間乖乖吃(藥師說要隔幾個小時就是幾個小時,即使是半夜12點也是要把寶寶挖起來吃),不可隨意中斷(不能因為看到症狀有改善就自行停藥),因為隨意中斷很可能會產生抗藥性,這樣不僅吃藥的時間又要延長又可能會更多的感染。但像咳嗽、流鼻涕的藥物,就不一定要吃,不是要大家拿了藥就不吃,而是可以"視情況"吃藥,因為這類藥物可以讓在急性期那些不舒服的症狀獲得緩解,這樣寶寶就能好好休息(單純感冒可以不用吃藥,但一定要好好休息),因此,只要寶寶不舒服的症狀有緩解,那咳嗽、鼻塞藥水就可以不用吃了。

依我的經驗:如果寶寶出現感冒症狀,第一,馬上去醫院請醫生評估(不管是第幾次感冒我都把它當成第一次),待醫師聽診肺部沒有奇怪的聲音(像RSV聽診就會有奇怪的雜音),判斷應該是單純感冒後,回家我還是會至少給寶寶吃三天的咳漱、鼻塞藥水再搭配前面說的拍痰+吸鼻涕跟不外出在家多休息;如果三天後情況沒有改善就馬上回診,如果三天後情況有改善了那我就會繼續拍痰+吸鼻涕,藥物我會視情況給予(像只給睡前);咳嗽跟流鼻涕的症狀會持續約2星期,但只要沒有再度感染,症狀會自行改善。

 

 

預防重於治療:當了父母後,心中就要有"警報器"...........(以前自己不小心感冒就算了 );像是季節的轉換、天氣的變化等;出入公共場合,如大賣場、百貨公司等;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如親子餐廳、幼稚園等.....這些相對於家裡的"高危險地方"時,都要有所警覺;像是寧可多穿件衣服也不要冷到、到公共場所要記得勤洗手、戴口罩等,使用公共設施寧可多噴點酒精清潔等.......這些事先就可以做到的事,做一下不會少塊肉,但少做了有可能就會讓病毒細菌得逞.........但我絕不是鼓勵大家都不要帶小朋友出門,當溫室的花朵......反而,我希望大家多去外面走走,但最好是戶外、空氣良好的地方;多讓小朋友接收外界刺激絕對是件好事,但只要把握住多洗手(最好是用肥皂洗手)遠離病菌可能多的地方,就可以大人跟小孩都開心了!(PS.多洗手:是指大人跟小孩都要多洗手;因為有很多時候是大人傳染給小孩的)

 

爸爸媽媽要hold住:有經驗的父母都會知道家中寶寶生病苦的不只是孩子,爸媽絕對會苦N倍..........但往往寶寶感冒通常是大人先感冒然後再傳染給小孩,小孩再傳給健康大人,這樣的結果就是全家都感冒了........這個經驗不用太多,一次就會永遠記住了!所以當照顧生病寶寶時,爸媽自己也請多保重,就祈禱自己的抵抗力能戰勝這次病毒,能休息也儘量休息,多喝水(大人可以多喝水),如果有感冒症狀也要儘快去就醫,畢竟自己身體健康才有力氣照顧生病的寶寶啊!我認識很多很"ㄍ一ㄣ"的職業婦女媽媽們,當寶寶生病時,不只要顧小孩也得去上班、忙家事,結果不出兩天,媽媽也就跟著倒了......唉......看到這個情況真的好心疼媽媽,但這就是當媽媽的天性,所以啊!當自己真的不行時,老公請跳出來幫忙吧!不要再逞強了!媽媽也是人啊~~~~ 

 

後記心得:其實打這篇壓力超大的 ,因為在網路上公開與醫療有關的文章是很危險的,當然我不是密醫沒有亂診斷也沒有開藥,但這種"衛教"性質的文章作者是有責任的,不是隨便說說就好,更不能隨便拿個人經驗來唬弄.......講到的點都是需要拿捏輕重的(整個殺死很多腦細胞,比寫論文還害怕 );我不是怕被說亂教,反而很怕"詞意不清"造成大家誤解.........呼.......所以我儘量解釋清楚、語意平白,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看懂。

但要再次強調,每個寶寶生病的情況都不太一樣,甚至每個人有自己的方法,我不是強迫要大家跟我一樣,但我能保證我的方法是專業醫護人員的概念,因此這篇文章我只是希望讓大家有個"概念",這樣在面對寶寶生病時才不會手忙腳亂;也是提醒大家寶寶生病時要觀察、照護的重點在哪。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也請不吝給予鼓勵與指教喔!或是還有什麼想知道的事情也可以留言詢問,如果我能回答的我會儘量回答喔~~ 

 

arrow
arrow

    聖芬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